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
【甲文】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乙文】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赵奢)言兵事,奢不能难(驳倒),然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危险的场合),而括易言之。使赵(赵国)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赵国大将),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带领)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节选自《史记》)
解释加点的词语
(1)然操遂能绍 (    )  (2)尽南海       (      )
(3)悉更约束     (    )   (4)纵奇兵,败走 (     )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

A.欲大义于四海/义著于四海 B.必将之/跨有 荆、益
C.先主曰/然不 D.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天下莫能当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1)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2)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3处)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内容。
(1)根据这两段文字的内容,你认为诸葛亮的“隆中对”与赵括的“谈兵”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看法。
(2)阅读甲文,阅读下面所提供的材料,结合你对诸葛亮的了解,参照示例,为诸葛亮写一段50字以上的推荐词。
【材料】①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合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水火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②与诸葛亮有关的古诗词,“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示例】司马迁    你,能屈能伸,忍宫刑之辱,负史官之众,不改志向;你,不辞劳苦,走访名山大川,辑录奇闻轶事,成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你,豁然,你,毅然,你是人们心中不朽的丰碑。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

时命杜充 守建康,金人与成 合寇乌江,充闭门不出。飞泣谏请视师,充竞不出。会充已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飞军秋毫无所犯。三年春,召赴行在 。江西宣谕刘大中奏:"飞兵有纪律,人恃以安,今赴行在,恐盗复起。"不果行。秋,入见,帝手书"精忠岳飞"字,制旗以赐之。

(节选自《宋史•岳飞列传》)

【注释】①杜充:时任江淮宣抚使,留守建康。②成:李成,两次任南宋官职,后为金将。③行在:古代封建皇帝所在的地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改容    

②其将固可袭而    

③飞泣 请视师    

④人恃以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与",和"金人与成合寇乌江"中"与"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未复有能 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B.君 家君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行》)

C.所识穷乏者得我 ?(《鱼我所欲也》)

D.微斯人,吾谁 归?(《岳阳楼记》)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②帝手书"精忠岳飞"字,制旗以赐之。

(3)周亚夫和岳飞统领下的军队都纪律严明,这在【甲】【乙】两文中各有何表现?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孔子世家赞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 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 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景行(xíng):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②止:语助词。③乡:同"向"。

(1)小智同学想要知道"可谓至圣矣"中"至"的意思,他在《古汉语词典》中查出"至"的四项释义,他应该选   

A.到

B.到达了极点

C.极、最

D.通"致",招致,达到

(2)文中作者"适鲁"的原因是    ,这首诗表达出作者对孔子    的感情。(第一空用原文填写)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曹刿论战》

乙)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教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周亚夫军细柳》

(1)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军士吏 甲(同"披",穿着)

亚夫乃传言开 门(墙壁)

B.肉食者 (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小大之 (指诉讼事件)

C.又何 焉(参与)

者霸上、棘门军(先前)

D.使人 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衣食所安弗敢 也(独自享有)

(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已而 细柳军

醉翁 意不在酒

B.何

物喜,不 己悲

C.登轼 望之

鸣之 不能通其意

D. 乡人曰

必先苦 心志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4)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刿论战》选自编年体史书《左传》,《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司马迁的纪传体史书《史记》。

B."牺牲玉帛"是古代祭祀文化中的祭品,"持节""揖"拜"是与古代礼仪相关的词语。

C.《曹刿论战》对战争场面详加叙述,战前、战后则一笔带过这样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D.《周亚夫军细柳》写文帝在细柳营两次受阻,从侧面衬托了周亚夫恪尽职守、治军严明的形象。

(5)《周亚夫军细柳》一文,文帝称周亚夫为"真将军",那么,从《曹刿论战》可以看出,曹刿的,"真将军"体现在哪些方面?

文言文阅读。

①宋本,字诚夫,大都人。自幼颖拔异群儿,既成童,聚经史穷日夜读之,句探字索,必通贯乃已。尝从父祯官江陵,江陵王奎文明性命义理之学,本往质,所得造诣日深。善为古文,辞必己出,峻洁刻厉 ,多微辞

②本性高抗不屈,持论坚正,制行纯白 ,不可干以私 ;而笃朋友之义,坚若金铁。人有片善,称道不少置,尤以植立斯文 自任。居官清慎自持,饘粥 至不给。 本未弱冠,聚徒 以养亲,殆二十年;历仕通显,犹赁屋以居。及卒,非赙赠 几不能给棺敛,执绋 者近二千人,皆缙绅大夫门生故吏及国子诸生,未尝有一杂宾,时人荣之。本所著有《至治集》四十卷,行于世,谥正献。

(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九》,有删改)

[注]①峻洁刻厉:形容文章刚劲凝练而深刻。②微辞:委婉而隐含讽谕的语言。③制行纯白:行为纯洁。④不可干以私:不掺杂私心。⑤斯文:这里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⑥饘(zhān)粥:稠粥。⑦聚徒:招收学生。⑧赙(fù)赠:官府赠送的钱物。⑨执绋(fú)者:指前往送葬的人。

(1)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本往 ,所得造诣日深

质:询问,求问

B.尤以 立斯文自任

植:树立

C.非赙赠 不能给棺敛

几:几乎

D.时人

荣:荣耀

(2)下列各项加点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必通贯

亚夫 传言开壁门

B.犹赁屋

先帝不 臣卑鄙

C.行

海运则将徙 南冥

D.而笃朋友

甚矣,汝 不惠

(3)翻译下面句子。

本未弱冠,聚徒以养亲,殆二十年。

(4)选文第①段主要表现了宋本    的特点:由第②段可知,宋本为官清廉,表现在稠粥都吃不上、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 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勋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代周瑜,过蒙言议。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天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孰 孤?

②徐公不 君之美也

B.①即 刮目相待

②莫说相公痴, 有痴似相公者

C.①在军中常 多务

②必先 其心志

D.①自以为大有所

慕圣贤之道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①蒙辞 军中多务

钱覆其口

B.①蒙 始就学

重修重阳楼

C.①结友

②成礼

D.① 不可及也

以诱敌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

(4)如果从文中选择一人加入你的微信读书群,你会选择谁?请结合两个语段概括说明,理由(至少两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