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阳之北

河阳:黄河南岸

B.且焉置土石

焉:怎么

C.始龀,跳往助之

始龀:刚刚长满乳牙

D.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虽:即使

(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小男孩参与搬运土石),从冬天到夏天变换了季节,才出现回家一次。

B.[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和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木都清除不掉了,又怎么对付那些沉重的泥土和石头呢?

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你的思想真是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你怎么就不能像孤儿寡妇那样开明呢。

D.[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握着蛇的山神听说智叟都劝说不了愚公,担心他不停地挖下去,就把愚公移山这件事告知了天帝。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愚公要移山,目的是能到达汉水,通过水路到达更广阔的世界。为此,他想别人之未敢想,干别人之不敢干,终于感天动地,成功移山,造福后人。

B.愚公提出移山,家人纷纷响应,连妻子也献策支持:邻人踊跃参与,连京城氏的一个小孩也热心参与其中。可见,得人心之举自然就能一呼百应,老少云集。

C.从人物的名称上看,两个老人,一愚一智,反映了常人的思维习惯和评价标准;而在作者笔下,愚者大智若愚,智者理屈词穷,褒贬之情分明。这种似褒实贬、似贬实褒的写法,形成鲜明的对照,让人印象深刻。

D.交通不便是古代人们经常面临的痛苦,在大自然面前人们总是显得渺小而无力。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道家历来主张顺应自然,但这篇寓言中愚公移山的故事及其精神,则更具有儒家积极有为的处世态度,激励人们不怕困难,积极有为,改造自然,实现梦想。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实词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訾汝道

《元史》

訾汝道,德州齐河人。…母高氏治家严,汝道承顺甚恭。母尝寝疾,昼夜不去侧。一日,母屏人授以金珠若干曰:“汝素孝,室无私蓄,我一旦不讳,此物非汝有矣,可善藏之,毋令他兄弟知也。”汝道泣拜曰:“吾父母起艰难,成家业,今田宅牛羊已多,汝道恨无以报大恩,尚敢受此,以重不孝之罪乎!”竟辞之……

性尤友爱,二弟将析居,汝道悉以美田庐让之;二弟早世,抚诸孤如己子。乡人刘显等贫无以为生,汝道割己田各畀之,使食其租终身。里中尝大疫,有食瓜得汗而愈者,汝道即多市瓜及携米,历户馈之。或曰:“疠气能染人,勿入也。”不听,益周行问所苦,然卒无恙。……尝出麦粟贷人,至秋,蝗食稼,人无以偿,汝道聚其券焚之……

【注释】①选自《元史·列传第八十四》,有删节。訾zī,姓。②析居:分家。③畀bì:给予。

(1)选文除了訾汝道,还提到的人物有( )

A.

家人与乡邻

B.

同窗与恩师

C.

友人与商贩

D.

官员与郎中


(2)《元史》中的部分列传分为“良吏”“孝友”“隐逸”等类别。选文被列入了“孝友”一类,请结合选文分析原因。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

孝,室无私蓄 天下缟(《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B.

汝道无以报大恩 未尝不叹息痛于桓、灵也(诸葛亮《出师表》)

C.

使其租终身 之不能尽其材(韩愈《马说》)

D.

瓜及携米 百里奚举于(《<孟子>三章》)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ㅤㅤ景公问晏子曰:“君子常行曷若?”晏子对曰“衣不中,不敢以入朝;所言不义,不敢以要君;身行不顺,治事不公。衣冠无不中,朝无奇僻之服;所言无不义,故下无伪上之报,治事公,故国无阿党之义三者,君子之常行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ㅤㅤ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①曷若:何如。②中:适当。③要(yāo):要挟。这里意为强谏,迫使对方听从。④莅众:统治、管理百姓。⑤阿(ē)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冠(

②故(

③衣(

(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三者,君子之常行也。

②国有道,即顺命。

(3)司马迁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说司马迁崇敬晏子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 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节选自西晋张华《博物志》)

[注]①海渚:海岛。

②槎:木筏。

③赍:携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

B.

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

C.

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

D.

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

(2)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

加点词

方法提示

词义

失期

联系课文解释词义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①失期:_____

人有

根据词典推断词义

奇:特异,罕见。(《古代汉语词典》)

②奇:_____

见一丈夫牵牛渚饮之

查阅词典选择义项

次:①等次。②次数。③近旁。(《汉语大词典》)

③次:_____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旧说云天河与海通。

②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

(4)本文的思想内涵与课文《桃花源记》有相通之处,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ㅤㅤ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ㅤㅤ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臣之妻臣 ______

寡人之耳者 ______

③时时而进 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

ㅤㅤ贞观中,太子承乾亏礼度,侈纵日甚。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撰《谏苑》二十卷讽之。是时太子右庶子孔颖达每犯颜进谏,承乾乳母遂安夫人颖达曰:“太子长成,何宜屡得折?”对曰:“蒙国厚恩,死无所恨。”谏诤愈切。承乾令撰《孝经义疏》,颖达又因文见意,愈广规谏之道。太宗并嘉纳之二人各赐帛五百匹黄金一斤以励承乾之意。

(选自《贞观政要》)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

太子承乾亏礼度/珠可历历

B.

承乾乳母遂安夫人颖达曰/予菊,花之隐逸者也

C.

何宜屡得折/群臣吏民能刺寡人之过者

D.

厚恩/则有去怀乡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太 宗 并 嘉 纳 之 二 人 各 赐 帛 五 百 匹 黄 金 一 斤 以 励 承 乾 之 意

(5)根据【甲】【乙】两篇选文,把下面对话补充完整。

①我读出了邹忌和孔颖达进谏的原因不同:____________;

②你说的对,他们进谏的原因是不同,我还读出了他们进谏的方式也不同: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

“民无常勇,亦无常怯。有气则实,实则勇;无气则虚,虚则怯。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勇则战,怯则北。战而胜者,战其勇者也;战而北者,战其怯者也。怯勇无常,倏忽往来,而莫知其方,惟圣人独见其所由然。”此《吕氏春秋·决胜》篇之语,予爱而书之。

(选自《容斋随笔》)

【注释】①气:精气。

②实:充实。

③北:败北,退败。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公问其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

其旗靡 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C.

勇者也 真无马邪(《马说》)

D.

而莫知其 今齐地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②此《吕氏春秋,决胜》篇之语,予爱而书之。

(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怯勇虚实其由甚微不可不知。

(4)【甲】文中曹刿做了哪两件事?请概括出来。

(5)【甲】文中表明作战中勇气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也有类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