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的分类回收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美化家园,甚至能够变废为宝、节约资源.为增强学生垃圾分类意识,推动垃圾分类进校园,某中学组织全校1565名学生参加了“垃圾分类知识竞赛”(满分为100分).该校数学兴趣小组为了解全校学生竞赛分数情况,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即每名学生的竞赛分数被抽到的可能性相等的抽样方法)抽取部分学生的竞赛分数进行调查分析.
(1)以下三种抽样调查方案:
方案一:从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中指定部分学生的竞赛分数作为样本;
方案二:从七年级、八年级中随机抽取部分男生的竞赛分数以及在九年级中随机抽取部分女生的竞赛分数作为样本;
方案三:从全校1565名学生的竞赛分数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竞赛分数作为样本.
其中抽取的样本最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的一种抽样调查方案是 (填写“方案一”、“方案二”或“方案三” ;
(2)该校数学兴趣小组根据简单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样本,绘制出如下统计表 分及以上为“优秀”,60分及以上为“及格”,学生竞赛分数记为 分)
样本容量 |
平均分 |
及格率 |
优秀率 |
最高分 |
最低分 |
100 |
83.59 |
|
|
100 |
52 |
分数段 |
|
|
|
|
|
频数 |
5 |
7 |
18 |
30 |
40 |
结合上述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①样本数据的中位数所在分数段为 ;
②全校1565名学生,估计竞赛分数达到“优秀”的学生有 人.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与x轴相交于C(﹣2,0),D(﹣8,0)两点,与y轴相切于点B(0,4).
(1)求经过B,C,D三点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E,求证:直线CE与⊙A相切;
(3)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BDF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并求出点F的坐标.
(为方便答题,可在答题卡上画出你认为必要的图形)
如图,过原点的直线和
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分别交于两点A,C和B,D,连结AB,BC,CD,DA.
(1)四边形ABCD一定是 四边形;(直接填写结果)
(2)四边形ABCD可能是矩形吗?若可能,试求此时k1和k2之间的关系式;若不可能,说明理由;
(3)设P(,
),Q(
,
)(x2 > x1 > 0)是函数
图象上的任意两点,
,
,试判断
,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已知O为坐标原点,抛物线与
轴相交于点
,
.与
轴交于点C,且O,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
,
,点A,C在直线
上.
(1)求点C的坐标;
(2)当随着
的增大而增大时,求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
(3)将抛物线向左平移
个单位,记平移后
随着
的增大而增大的部分为P,直线
向下平移n个单位,当平移后的直线与P有公共点时,求
的最小值.
如图,过原点的直线和
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分别交于两点A,C和B,D,连结AB,BC,CD,DA.
(1)四边形ABCD一定是 四边形;(直接填写结果)
(2)四边形ABCD可能是矩形吗?若可能,试求此时和
之间的关系式;若不可能,说明理由;
(3)设P(,
),Q(
,
)(
)是函数
图象上的任意两点,
,
,试判断
,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如图1,关于的二次函数y=-
+bx+c经过点A(-3,0),点C(0,3),点D为二次函数的顶点,DE为二次函数的对称轴,E在x轴上。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DE上是否存在点P到AD的距离与到轴的距离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DE的左侧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F,使2=3
,若存在求出点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